網易攜手醫館家成功舉辦首屆“金脈枕”評選,數十萬網友踴躍參與
2018-12-24 來源:廣州健云官網

12月22日,由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、四川省健康教育協會指導,由醫館家平臺獨家冠名,由網易四川、四川大眾健康網主辦的“醫館家·成都首屆影響力中醫館‘金脈枕’獎評選暨2018成都中醫館最受歡迎中醫師評選活動”頒獎典禮,在成都友豪羅曼酒店隆重舉行。

本次金脈枕獎頒獎典禮及行業論壇,除了主辦方網易四川、四川大眾健康網進行了多方位的大力宣傳,還有中國家庭報、四川新聞網、人民網、中新社、四川手機報、天府早報、華西都市報、四川電視臺、成都電視臺、四川在線等十多家主流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。醫館家,作為一個專業的中醫綜合服務平臺,對本次活動進行冠名贊助,為“傳承中醫文化,弘揚中醫傳統”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(醫館家聯合創始人、CEO侯威接受媒體采訪)
“金脈枕”評選活動,是以“弘揚四川省中醫藥文化,推動成都中醫館行業健康發展”為主旨,宣揚大醫精誠、救死扶傷的醫者精神。一方面可以展示中醫醫師的醫技專長,打造成都時代名中醫個人IP;另一方面是選出在成都有人氣、有口碑、有品質的基層中醫館,為大眾、患者選擇中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。
整個活動歷時近2個月,通過網友推薦、大眾投票、專家評審團實地考察評分等評選環節,從大成都范圍內的200余家中醫館中,產生了“醫館家·成都首屆‘金脈枕’獎”的中醫館品牌40強。其中,秉安堂、亙古正和堂、寶中堂中醫門診、熊小兒中醫館、御生堂、泓仁堂等25家醫館是已入駐醫館家平臺的優質中醫館。

(活動頒獎現場)
網絡投票通道開啟后,活動引發了熱心網友及中醫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,截至活動結束,活動投票專題頁面訪問量近180萬,超過68萬人次網友為信賴的醫館投票。作為網易官方活動投票頁面之外的唯一投票通道,“醫館家”微信公眾號的后臺也收到了大量網民、用戶的咨詢信息,很多人通過“醫館家”公眾號給自己認可的中醫館投了票。

在綜合了大眾投票票數和專業評審的打分后,最終由16家有影響力的中醫館獲得了“金脈枕中醫館”殊榮,它們分別是:成都中醫藥大學國醫館、肖小兒國醫館、成都華蜀眼科、成都德仁堂中醫館、李勤中醫館、成都圣手國醫堂、成都寇小兒中醫館、成都武侯若天中醫名醫館、青羊德厚中醫館、南京同仁堂、百安中醫、大成中醫針灸館、精診堂國醫館、杏林春堂國醫館、尚醫中醫館、百杏堂名醫館。

其中,成都德仁堂中醫館、成都圣手國醫堂、成都武侯若天中醫名醫館、青羊德厚中醫館、杏林春堂國醫館、尚醫中醫館、百杏堂名醫館這7家獲獎中醫館均與醫館家平臺建立合作關系,部分醫館已成功入駐平臺。這些優質中醫館能獲此殊榮,也是醫館家的榮幸。

同時,“中醫兒科世家”肖量、“陳氏中醫眼科掌門人”陳來華、“中醫婦科圣手”李勤、“中醫內兒高手”田偉、“芒針非遺傳承人”唐德厚、“針藥助孕名家”楊敏等6位醫生最終獲得了“金脈枕名中醫”稱號。

(金脈枕名中醫頒獎現場)
之后,在金脈枕論壇環節,多位嘉賓從養生品類營銷、人才培養、中醫信息化、新開醫館發展等方面分享了對于中醫館行業向前健康發展的思考。
德仁堂集團董事長鄒康祿以“醫館中藥養生品類營銷突破”進行了分享,他認為“中藥養生”精準抓住了城市叢林中忙碌而又追逐健康的“養生一族”的需求,競爭激烈的市場不是缺少需求,而是缺少發現需求的眼睛。中藥養生品,將成為中醫館品類突破、銷售快速增長的生力軍。

廣州健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、醫館家聯合創始人侯威則以“中醫館信息建設賦能之路”為主題發表了演講:“在政府良好的政策影響下,中醫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而經營不善的部分醫館在一段時間后就開始陸續倒閉?!?/p>

侯威認為,中醫館各自為陣、大眾對中醫認知度低、中醫傳承制度不完善、信息化建設落后、醫館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等是導致中醫館現有困境的主要原因,搭建和升級中醫館信息化系統,打造中醫館特色營銷體系,是中醫館發展的新思路。

(醫館家創始人、CEO侯威發表《中醫館信息建設賦能之路》的演講)
在活動論壇中,幾位獲獎醫館代表就“中醫館體系里的中醫傳承”進行了主題討論。肖小兒國醫館的肖曉文講述:“爺爺以前會講究傳男不傳女,而且不外傳,父親意識到這是不對的,這樣下去中醫傳承之路只會越來越窄,所以父親放寬了弟子招收的要求,讓更多年輕人有學習中醫的機會?!?/p>
成都德厚醫館唐德厚說:“中醫是治病的,不只是調理,只要我們辯診準確,中醫的療效會明顯得多,由于中醫這個學科是經驗積累的學科,和其他學科不一樣,所以傳承是很大問題?!?/p>
華蜀眼科陳來華院長認為,中醫傳承要伴隨著意識改變:第一我們要把技術做到極致,第二是要把中醫館做精致,第三就是發展以??铺厣婇L的特色中醫。將來醫館會成為中醫人成長的搖籃,成為中醫人成長最好的平臺。
“中醫的傳承是肯定的,以前醫院不管什么學歷的學生剛到醫院,必須跟名醫跟三年,現在就不像從前了,許多基礎方面都不如從前扎實了?!比籼熘嗅t館田偉說。
對于傳承問題,李勤中醫館館主李勤表示,中醫傳承不應顧慮家族之分,不應顧慮流派之分,只要能把好的中醫技術傳承出去就好,同時這也是中醫館之間需要互相監督的。

近年來,在四川省有力的中醫政策引導下,成都的中醫館遍地開花。新開醫館會面臨哪些難題?又有哪些新的思路值得行業借鑒?
在“新開中醫館的2018”主題討論環節,成都中醫藥大學名醫館副館長楊前勇介紹:“我們醫館主要是依附于我們大學的資源,雖然我們醫館是新開的,但我們其實很早就成立了,當然我們會在未來把我們醫館打造出川派特色,形成獨特的中醫體系,為中醫傳統的繼承也做出貢獻?!?/p>
“雖然我們南京同仁堂是300年歷史品牌,但對成都而言,我們依然很年輕,我們希望能夠開放傳承,深入基層,這樣我們中醫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!”南京同仁堂代表鄧蕰清說。
四川省中醫藥信息學會會長王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成都近年新開醫館很多,行業競爭激烈,此次活動得到了成都中醫行業的廣泛關注,把一批優質、有影響力的中醫館推向消費者,也提升了消費者對中醫藥文化的認知。

找中醫,上醫館家!
醫館家,專業的中醫綜合服務平臺,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便捷、優質的中醫醫療服務,為中醫館提供信息化建設與運營方案,聯合社區、商圈、銀行等資源,打造“互聯網+中醫”生態圈。
醫館家平臺自上線以來,一方面與現有中醫館進行深度的業務合作,另一方面不斷在新的省市區域拓寬市場。目前,平臺已開拓了全國13省30個城市,合作知名中醫館超500家,入駐醫師達3000人以上,已覆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。
